大明话事人 第359(2 / 3)
了回应王老盟主。
弟弟汪道贯赶紧用了一招“还施彼身”,对林泰来问道:“你以为凤洲所言如何?”
林大官人转身又朝向王世贞:“老盟主你这活太糙了,我都看不下去。
如果要我来帮你归纳,其实只要一句话,你是不是觉得,古人先得我心,师古即师心也?”
王老盟主瞬间也陷入了沉默,自己一大段话,竟然远不如林泰来一句“古人先得我心,师古即师心”精妙!
众人:“……”
今天最大的一个疑惑,你林泰来到底是哪边的?
王世懋为了维护兄长,不得不站出来努力的圆场:“师古是外向法他,师心则是内向法己,谓之师古则无成心,师心则有成法。
我兄长曾经说过,气完而辞畅,出之自才,止之自格,冲口之所发,天下之至规萃焉。”
什么叫“出之自才,止之自格”?这下大多数人真听不懂了,齐齐转头看向王老盟主。
王老盟主不负众望的给出了解释:“所谓出之自才,止之自格,就是既要格调派的规范意识,又要讲求随意自然。
最终达到不露蹊径、不显模拟痕迹的诗文表现方式。”
众人恍然大悟,这个理论听起来挺完美,能把师心和师古、格调和自然融合在一起,难道这就是王老盟主最新的文学思想?
正当众人揣摩的时候,王稚登忽然“哈哈哈哈”大笑几声,扰乱了别人的思考。
又听到王稚登说:“猛然听来似有道理,但若仔细琢磨,便会发现在表面的完满之下,根本无法自洽!
在格调规定性存在的前提下运用才思,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,并非不能成形,却很难真正达到神与境会、物我两忘的境界,反而容易顾此失彼、失去所有神韵!”
王世贞毫不客气的说:“你王百谷能力有限,做不到而已!”
终于直接被王老盟主点名了,王稚登直接反击说:“与其说你新有所悟,不如说是你把师心和师古、格调和自然两类观念的勉强牵合的产物!
这是多么高的难度,我看就连王凤洲你自己也做不到!甚至可以说,天下没有人能做得到!”
平山堂里再次陷入了沉寂,众人扪心自问,确实自己也做不到。
这个理论只是理想中的完美模式,但不现实,更像是一种空想。
这时候,林大官人的身影忽然再次笼罩了众人,嬉皮笑脸的开口道:
“我觉得,我可以做到,天下可能只有我能做到。除了我,在座的都是不行。”
这是林大官人今天第一次说“我觉得”。
这章太难写了,写了两天,头发都写掉了一把!这种内容真是吃力不讨好,以后还是少写吧。
(本章完)
------------
一个人装了八斗
对林泰来的口出狂言,众人大多已经习惯了,生气是没有用的。
但众人还是非常疑惑,林泰来说这些话的动机是什么?
大家都能看出来,王老盟主为了挽回复古派的颓势,所以才被迫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,以适应讲究性情的潮流。
在复古派强调格调和规范的基础上,又非常牵强的揉进去了自然性情,所以才有“出之自才,止之自格,冲口所发,至规萃焉”的新理论。
简单概括,新诗论其实就是“既要又要”,实在很生硬,众人都感觉不太可能成立。
那么林泰来却跳出来说自己可以做到,又是为什么?难道想帮王老盟主进行验证?
可是从立场上来说,林泰来向来是反王老盟主最激进的人啊。
在众人的奇怪中,率先发话的还是一直批判老盟主的王稚登,他对林泰来说:“你怎么可能做到?”
林大官人“砰砰”的拍着胸大肌,站在平山堂中继续叫嚣道:
“又要师古,又要师心,又要格调,又要自然,又要规范,又要性情,这样的诗人不就是我吗?”
“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!”王稚登坚决否认。
林大官人正要接着装逼,但王稚登却又扔下林大官人,转向了王老盟主,驳斥道:
“出之自才,止之自格,看似是将格调与自然连在了一起,但实际上却根本没有融合!
什么叫自格?就是脑中还有复古意识,还有规范和条框。
而冲口所发这种境界,只要脑中还有复古意识,就根本做不到到!”
王老盟主冷哼一声,总算看出今天群众里最大的“坏人”是谁了。
原来最大坏人不是汪家兄弟,而是王稚登!
你王老登假装臣服了二十多年,终于还是暴露了反骨仔的本来面目!
这个时候,王稚登还以为林泰来刚才故意那样,是为了给自己垫话。
他有感觉,王老盟主在汪家兄弟和自己的连番冲击下,已经摇摇欲坠了。
只要自己再加一把力,就要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