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夫郎不语 第172(2 / 3)

加入书签

买得山胡椒。

康和心觉香料生意利厚,可惜手头所有之数也忒紧凑了些。

他与范景各乡间游走,也又收起了鲜椒子来,转再拿去铺子上卖。

赚取其中的差价不多,倒不为挣那点儿薄利,是为着教人晓得他家里头还卖着这一味香料。

待着来年万贾人若是不来了,旁人也还想着有他们家这处卖此香料的。

鲜山胡椒不如青椒子好卖,待着果子熟透不可再留于树时,康和便全数给采摘了下来,扭送到了油铺上,熬榨做了香油。

他们铺子上自留要了些去卖,剩下的康和便陈列在自家铺儿上,外在家里存些,逢年过节的做节礼送人。

不论是富裕还是穷寒人户,总是离不得一日三餐,于那般富裕的人户,他们包两小瓶香料油,拿出手已多是体面了。

如此倒是解了一桩不知送人甚么礼的烦恼事。

十月上,忙碌着收拾庄稼进仓,缴纳赋税之事。

而今农户纳税,以为土地来谈,分做为两种,一种是缴钱,一种便是缴产。

这缴钱是个甚么缴法呢,便是一早年初乡长催耕劝农时,提前一亩地缴纳上一贯五钱的税钱,作为今年这块土地产税的买断。

价,约莫是按着一亩地年产值六贯的三成计算的。

缴纳了钱银,一年中种植的庄稼粮食就不肖再缴官府了。

另一种缴产便是收获时,缴纳粮产的三成,不论你的庄稼收成是好,还是不好,总之便要缴纳总产的三成。

许多农户也都选的第二种,一则是春播时手头紧,多是拿不出这个钱来,二一则,农户看天吃饭,谁晓得今年收成是好还是坏。

倘若收成极好,那春月里缴了钱便划算,若是当年收成惨淡,那可就亏损了。

范家大多的田地产业也都是选的缴纳粮产,但种植的香料却是缴纳的是钱银。

因着头几年无产,不能缴纳产物,倘若种植的是正经庄稼,官府非但不为责怪,反还有一二赈济,可这般香料就没有如此优容了,官府自是不许这般钻空子。

但时下香料有了产物,其所得利润远远超过了一亩地六贯的数目,他们缴纳税钱而不缴税物,所赚便十分可观。

不过这也得匀去些利润作为前几年无收时白白缴纳的税钱。

算来,前期投入成本颇高,故此这香料利润厚,却还是没有多少人经营。

一是成本;二则早些年战乱不太平,农户谁乐意种不能填饱肚子的东西,就是手头有田地,有钱银的都不爱碰。

不过这两年倒是不同了,康和跟范景出去杀猪时,在别乡,也见了一二种植香料的人家。

只栽种得不多,尚且还在试探摸索中。

康和也不晓得将来于这块儿的税法是不是会修改,总之趁着眼下,多挣些总没错。

冬月下旬,小福百日宴,范家也办了一场席。

这年里,家头没做过甚么大席面儿,也便好生办了一场。

城里乡下,前来吃席热闹的人不少,先前大福百日宴预备了二十张桌子便不够坐,生超出了两桌。

如今几年过去,家里来往的人家比之昔前只多不会少,康和便多预备了五桌,拢共置办二十五桌席。

这回倒掐得准,将巧够坐。

“瞧这小样儿,生得跟大景一个模子出来的一般。”

大房张金桂抱着小福,同一群亲戚说笑。

“轻着咧,不似大福那般壮实。”

小福噗噗吐了两个口水泡泡,见着张金桂的脸貌有些生,身子上的味道也是少有闻见的。

睁着一双猫儿眼稀奇的瞧了瞧周遭怎那样多的人,须臾,哇的就哭了出来。

“瞧这孩儿,娇气得很。大奶抱着,哭甚呐?”

奶娘见着小福哭,听得揪心,便要把孩子从张金桂那处给接过去:“孩子有些认生,俺抱着与大伙儿看耍罢。”

张金桂却不把小福给奶娘,道:“这样大点儿的孩儿认生可不好,便是惯得厉害了,将来容易小性儿。俺多抱会儿,教他改了认生的性子。”

说罢,她嘬着嘴哄小福。

奶娘张了张口,大喜的日子又不好说人家里的正头亲戚,没得教人觉着孩儿过宴,金贵的都不肯与人抱一抱。

她也只看着干着急。

亲戚见孩子哭得厉害,都喊张金桂与了奶娘抱去,她却也不听,还乐呵呵的给人说小孩儿就是爱哭闹些。

大伙儿都不好说她,谁人不晓得她欢喜小孩子,奈何自家里头没得。

出去耍时见着谁家的孩儿,总欢喜的要抱,亲热得很,却又没个轻重,把孩子逗哭了也不与人爹娘。

谁要见了气,她还要说人小性儿,把孩子看得跟金元宝似的,迟早得惯坏了去。

大福和十五,还有几个同村年纪相差不大的孩子一同在外头捡哑炮耍。

听得小孩儿哭声,大福耳朵竖起来,忽就丢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