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92(5 / 6)
象希乐那样,哼,虽然功没少立,命也没少拼,但处处抢功得利,给他自己,给他身边的人谋好处,我就偏要跟他去争,去抢,而我跟他的矛盾,也是因此而起呢。”
刘裕点了点头:“你们之间这些恩怨矛盾,这么多年了,我最是清楚不过,你嫌世家高门压在你上头,可他刘希乐同样也是看你不顺眼,觉得你不过是靠了你爹的大将之位才压他一头呢,虽然你们都认可对方的能力,但总会觉得缺了点公平,当然,希乐看我也是一样,我们北府军从建军以来,就是允许甚至是鼓励这些各大军将,各军勇士之间竞争,互斗,谢安相公的想法是用这种竞争来刺激我们人人用命,只不过,打完仗后,权力的分配,就会出问题呢。”
刘敬宣摆了摆手:“我以前从来不考虑这些事,因为反正有我爹在,只要我立了功,总不会吃亏,后来,你接任了北府大帅,我跟在你身边,有了你这些年的关照,更是不用担心这些事,象是伐蜀之战,我兵败丧师,按军法斩了我都可以,希乐要废我为庶人,已经算是客气了,可是你却硬保了我,甚至自降官职,也让道规承担了不少责任,才保住了我,这份恩情,我永远不会忘的。”
刘裕笑了起来,说道:“我不是因为个人间的关系才要保你,而是我当时评估天下大势,我们北府军是三巨头模式,但希乐太过重视私利,而无忌也是性格冲动,想要建功立业,其实是需要你和道规来平衡一下的,只不过,你在南燕呆了太久,无法以功劳服众,所以我是安排了你和道规领兵西征,就是想给你争取一个光明正大,以军功服众的机会,只可惜,后秦出手,甚至是天道盟在背后相助,我们那时候是犯了轻敌的错误,以至于失败,但是,如果因为兵败就彻底让你和道规没了机会,那是于国家的重大损失,真要是这样,那恐怕我们连北伐南燕的机会也不会有了。阿寿啊,我保你不是为了私谊,而是为了国家!”
交出旧部退北府
刘敬宣咬着嘴唇,眼中有泪光闪现:“我知道,寄奴你一直非常关照我,也一直尽你所能地保护我,也许,是因为我们自少年时的友谊,也许,是因为我这个北府军主将之子的身份,让你觉得留住了我,也是留住了北府军的军魂,仿佛是我爹的旧部,能肯定我们北府军的传承一样。”
刘裕微微一笑:“是的,你爹再怎么后来坑害过我,但也改变不了他是北府军主帅的事实,谢玄之后的那些年,是他在维系着北府军的威名,而这个威名,直到今天,还对我有用,助我成事呢,桓玄当年为了篡位,先是欺骗了北府军的老将们,然后又对军中的将校,无情地举起了屠刀,老一辈的将军们几乎给斩杀一空,而我和希乐,无忌这些年轻一辈的将领,则给他留了下来,委以官职,他企图用这样的方式,来割裂北府军新老两代人,把北府军的传承,彻底地断绝。”
刘敬宣长叹一声:“都怪我爹当年不听你的好言相劝,一时胡涂,既加入了黑手党,又向桓玄投降,最后不仅毁了自己的一世威名,也把命给搭上了,若不是有你寄奴,只怕我们北府军已经完蛋了,你没有计较我爹当年对你的那些背叛之事,还继续愿意与我为友,继续把我留在北府军中,这是我刘敬宣,也是我们刘家欠你的恩德,只冲这一点,你要我做什么事,我都不会拒绝的。”
刘裕点了点头:“这种信任和帮助是相互的,我确实助了你一臂之力,但也换来了你这么多年来,一直义无反顾地站在我这边,乌庄的那次,还有戏马台的那次,你是宁可当众顶撞和违背了你爹的将令,也要来救我,我同样是欠你至少两次命。而且,你甘愿放弃北府军少帅的地位,全力助我这个外人上位,如果没有你,或者说如果不是你主动相让,哪有我在北府军后来的前途呢?你爹后来非要置我于死地,恐怕也是因为我挡了你的路吧。”
刘敬宣咬着牙,说道:“乌庄之事后,当我知道是我爹下的令要害你时,我甚至在他面前不惜以自尽相威胁,警告他要是再对你下手,我就不活了,随你而去,也许这才是吓到他的地方,如果为了给我争位置而害了你,最后连我的命也没了,他是得不偿失的。只是,他因此事恨上了你,以至于最关键的时候,不听你的建言,导致悔恨终身。其实,在一人三叛,投降桓玄之后,那些当年他的兄弟,我们北府军的前辈宿将们,已经都与他决裂,离他而去了,无论是刘袭,刘轨还是孙无终,都离开了我爹,可他们没有想到,桓玄如此歹毒,居然会把他们分化瓦解之后,一个个地肉体消灭。”
刘裕叹了口气:“若不是桓玄的一念之间,恐怕我和希乐,还有无忌这些人,也全部要死在他手上了,那阵子你在南燕,而我在东晋可一点也不比你好过,每天都是提心吊胆,屈身事贼,也不知道哪天就没命。”
刘敬宣正色道:“只要桓玄还想保留北府军为他效力,他就不会对你们这样快地斩尽杀绝,只不过,京口建义之事,还是太险了,现在想起来,还是做梦一般呢。”
刘裕笑道:“富贵险中求嘛,你在南燕,不也是试图刺杀慕容德,夺取南燕政权嘛,不比我来的平安呢,所以,我们从头
↑返回顶部↑